台東計畫 孩子的書屋, Vol. 2



孩子的書屋辦公室

「孩子的書屋」文教基金會由「陳爸」陳俊朗發起。陳爸頭髮有些花白,但皮膚充滿光澤,目光炯炯,看盡大風大浪卻不厭世。大家喊他一聲爸,因為他就像台東「黑孩子」的父親一樣,除了照顧他們生活起居,也為他們指引未來。



第二天晚上,陳爸與大家分享

見過「黑孩子」嗎?記得國中班上那幾個特立獨行的同學,不好好穿制服,袖子牢牢捲起,一副隨時都能打架的樣子;他們表情冷酷兇悍,總是坐在教室最後一排,雙手環胸,不讓人靠近。身為考試都考100分的白孩子,我想起以前去訓導處,領班級競賽的獎狀的時候,看黑孩子們被訓導主任命令列隊站好,不知道又犯了什麼滔天大錯,等著記過處分。

白天不懂夜的黑,我們身處同一間教室卻各據一方,活在兩個極端的世界。偶爾擦肩而過,看進對方眼裡那個時候,又感覺彼此眼中有著同樣的徬徨,我們並沒有什麼不同啊。

國小的時候大家還玩在一塊兒,一起吹直笛、打躲避球,上了國中,即使大家站在同一個操場上升旗,白孩子因為讀得下課本上的字,答得出考卷上的問題,與黑孩子走上完全不同的路,從此再無交集。我再也想不起他們的名字。





台東因為青壯年人口外移,家庭教養問題嚴重。留在家鄉的孩子們無所依靠,有的連三餐溫飽都有困難,更不說成長過程缺少榜樣,時常打架鬧事,成為大家口中的「問題學生」。學校漠不關心,或許也束手無策。

對一些黑孩子來說,「家庭」就是社會版頭條:父母酗酒、吸毒、毆打孩子,把領到的補助款都拿去買酒、買藥,用10塊錢麥香紅茶把孩子餵飽。這些都是真實故事,黑孩子與他們的黑洞家庭,都是真實的存在。

「不是孩子的錯」陳爸不斷重複,錯的是失格的大人與勢利的社會,把他們蒙上一層厚厚的灰,隱形在暗角,彷彿社會希望他們消失。


第一天參觀書屋辦公室,酷酷的玉念和我們說他的故事


這幾天帶領我們做安置屋的工班組長 - 玉念,也是一個黑孩子。

玉念來自部落,皮膚黝黑,輪廓深邃,一雙大眼隱隱藏著銳氣。他說國中時候就是愛打架、愛蹺課,不喜歡待在教室,不願屈服於限制,讓老師頭痛不已,當著全班的面說:「你就和你們部落那些老人一樣,整天喝酒鬧事,以後也沒什麼前途。」此話一出,玉念所幸抓起一張椅子,直接往講台上扔,教室頓時靜了下來。

常人眼中黑孩子行為乖戾,難以教化,不需要花心思在他們身上,但看在陳爸眼中,黑孩子動粗是為了保護重要的事,比如弟弟妹妹、比如遭人踐踏的自尊,其實他們充滿能量,只是欠缺方向。

除了敞開家中後院,煮大鍋菜給逃避回家的黑孩子填飽肚子,陳爸還教他們彈吉他、練拳擊,帶他們單車環島,身體力行做榜樣,讓黑孩子親身感受人生的其他可能。


很害羞的與陳爸合照(B612好美肌)

有陳爸的陪伴,玉念不如從前火爆,他先是考上軍校證明老師看錯了,隨後又放棄軍校錄取資格,留下來幫陳爸蓋書屋。他再也不需要向誰交代什麼,只要做自己認同的事。志工們與陳爸、玉念的緣分也從「書屋」開始。

不只給黑孩子一個下課後能去的地方,要讓他們因此真心喜歡學習,以立和陳爸首次合作的「青林書屋」就是秉持著這樣的想法進行設計。青林書屋近三層樓高,屋內沒有規矩的隔間,樓梯交錯自然形成或大或小的空間,大處可以奔跑跳耀,小處可以藏寶——能開放的探索,偶爾想躲在小角落也沒關係,青林書屋不是教室,不需要乖乖坐在桌前聽從命令。


青林書屋!外觀上的笑臉是它的招牌~

我們在書屋裡跳上跳下

還玩起溜滑梯

以立和陳爸合作的第二間房子是「黑孩子咖啡屋」,和安置屋、青林書屋一樣,咖啡屋使用親土的建材:木板、土牆,有朝一日房子不再使用,能夠回歸自然。咖啡屋三面都是大落地窗,天花板上也有鑿洞,天然採光充足,白天不必開燈;夯土牆調節溫度讓室內冬暖夏涼,鮮少需要冷氣,非常省電。

既然名叫「黑孩子咖啡」,這裡的咖啡師當然也是黑孩子。為了給黑孩子不一樣的人生選擇,由台北湛盧咖啡訓練,讓黑孩子學會煮咖啡,有一技之長得以謀生。


黑孩子咖啡屋


黑色的牆面是烤過的木頭牆,可以防蟲蛀喔


自然採光充足,室內只需要幾盞小燈

陳爸與團隊也開始輔導大人,培養社區影響力。畢竟誰都無法與原生家庭完全切割,要幫助不幸的孩子,必須把失格的大人也納入考量。

「大人比孩子更難帶」陳爸的夥伴「阿娘」又好氣又好笑的說,大人有更多甩不開的自尊,或者某程度而言他們只是憤怒與頹喪的大小孩、老小孩,他們和黑孩子一樣需要被給予別的人生選擇,才能真正長大。

有些人幫得了。阿娘曾經輔導一個黑大人,從無所事事只會酗酒,到能夠以務農自立,花了七八年的時間,黑大人最後對阿娘說:「我可以找顧我自己了,妳去幫助別人吧。」

也有些人幫不了。一個黑少女即使有書屋的陪伴,仍然難以抗拒毒品的誘惑,偷偷跑去高雄陪酒賺錢,一聽到陳爸特地來高雄看她,已經到了酒店門口,嚇得連忙從二樓陽台跳下逃跑,摔斷了腿。


黑孩子們有爸也有媽,這位是阿娘~

白孩子呢?白孩子幫得了自己嗎?吃得溫飽、住得舒服,放假跑去偏鄉蓋房子,高尚?偽善?

其實,白孩子與他們慣於粉飾太平的白牆家庭同樣難以切割。「白孩子的傷都藏在裡面,外表看不到。」陳爸一邊說,一邊看著我們這些困惑的白孩子、白少年、白大人,問了一句話:「你們敢不敢面對自己的缺點?」

「認識自己就是認識自己的缺點。」陳爸這句話烙印在我們心上。承認自己驕傲、自私、有太多欲求,才能了解驅使自己採取或不採取行動,是為了滿足什麼難以啟齒的渴望。


面對缺點,有的人過得了,有的人過不了,但至少動起來永遠是好的,不要停下來。


--

ELIV 以立國際服務 台東計畫


孩子的書屋 文教基金會


書屋的台東藍圖


留言

熱門文章